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劉依)自稱有能力為人安排鐵路局工作,實則只為騙錢還債?已從廣州鐵路集團株洲機務段辭職的唐某,為填補個人債務虧空,利用以前的鐵路局員工身份進行詐騙,獲利7萬余元。12月1日,經(jīng)株洲市石峰區(qū)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石峰區(qū)法院判處唐某某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2萬元。
黃某某是一名面臨找工作困境的應屆畢業(yè)生,一心向往進入鐵路局工作。今年3月,黃某某找到姐夫向某,希望通過他的人脈找關系進入鐵路局,很快向某便在學弟錢某的推薦下,認識了唐某。
原來,唐某一直對外宣稱有門路幫人進鐵路局上班,在了解黃某工作需求等情況后,便稱其打聽到某地鐵路局會進行補招,已經(jīng)跟領導溝通好,但需要52000元疏通關系才能出手相助。心急的向某便通過錢某將錢轉給唐某,而一個月過去了仍然沒有消息,與此同時黃某某自己了解到上海某鐵路局正在進行招聘便想讓唐某幫忙,遂又轉賬24000元讓其疏通關系。
“招聘時間已經(jīng)結束,怎么還是沒有消息?”黃某某從起初的苦苦追問到要求唐某退錢,最后發(fā)現(xiàn)聯(lián)系不上唐某時,終于意識到事情不對勁,最終發(fā)現(xiàn)其早在去年便已離職,在意識到被騙后,今年7月,黃某某向公安機關報案。
“我欠了很多錢,當有人找我安排工作時我意識到這是個好機會,就想騙錢還債?!碧颇吃诠┦鲋斜硎咀约翰]有能力幫助黃某進鐵路局,甚至連招聘時間和地點都無從知曉,為拖延時間以各種理由不退錢。檢察機關經(jīng)過審查案卷證據(jù)及轉賬記錄,引導偵查機關對贓款去向進行核實,最終認為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巨大,應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依法對其提起公訴。
檢察官提醒:找工作雖難,但也要擦亮雙眼,切勿寄希望于“找關系”“走捷徑”,不法分子抓住公眾急切就業(yè)的心理,通過吹噓自己的社會關系廣、有各種“關系渠道”獲得信任,編造各種理由騙取錢款。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招錄和高校入學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和程序,在找工作時一定要走正規(guī)渠道,提高防騙意識,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責編:李翔
一審:李翔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